找到相关内容48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圆觉经管窥九~十

    南怀谨居士《圆觉经略说》:「密宗标榜即身成佛,或说报身成就,(要你)想办法修通气脉,把有形的身体业力转化,脱胎换骨,将凡夫身上的几十斤臭肉,变成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老实说,你得了吗?你变得了吗?如何如何变?《圆觉经》在这里都告诉你了,从『心清净』开始……。」  ~待续~ ...

    何金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374090.html
  • 佛陀也会生病

    光明,但是在千江当中有一千种月影,而且每一条江随着江水不断的波动,月影也有不断变异的相,但是天月没有丝毫的不同。 为什么高僧大德也会生病?这说明他不过是凡夫吗?节录自 慈诚罗珠堪布《如何病苦为道用》 ...诸乐,故均以布施利人,悲心住世。 比如,世尊在因地中曾为莲花国王时,一次,他的领土内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死了许多人。国王唤来医生问:如何才能有效地消除瘟疫?医生回禀:“若有如河达鱼的肉则可医治,其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0975661.html
  • 杀人刀、活人剑——针对念头的机锋与棒喝

    为妙观察智。这样,阿赖耶识不用费力,就转变为大圆镜智。  长沙景岑禅师是马祖的法孙、南泉普愿禅师的入室弟子,有人问他:“如何得山河国土归自己?”他回答得极为深刻:“如何得自己归山河国土去?”。这是...要消除有限生命和时空对自己的限制,许多人把自己的半径画得老长老长。“如何得山河国土归自己”?一方面表现了对道、对“大我”的追求,但出发点却是“小我”的那个贪字。  以结果而论,“山河国土归自己”,...

    冯学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0839364.html
  • 谈发菩提心

    ,可能会遗上产生贪演痴三春的三种境界,这时你就应该懂得如何将三毒转成智慧,而其要领就是“专注”。   金刚乘常常提到转识成智,在遇上境界时,要如何三毒成智慧功德呢?   ...阿底峡尊者所著)之中的一些要点,来谈如何发菩提心。   从究竟的层面来说,发菩提心便能依菩提自性而入菩提定中,以究竟之境利益众生,从相对的层面而言,众生都非常执着于我相,认为这个“我&...

    卡特仁波切

    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7/152615251.html
  • 苦乐为道的指示

    快乐是如此的不可信赖,就像是乌鸦在哺育小的布谷鸟一般,无论这乌鸦再如何哺育,这小的布谷鸟亦不可能成为小乌鸦。   此心要教授是百种重要奥义的精华,还有其他多种教授,诸如如何运用头陀行以修道,或如何...***************************   在此,我将叙述苦乐为道之要旨。这是在此世上最为无价之珍宝,亦是心灵生活上的有效工具。   一、苦为道之方   (甲)依世俗谛转苦为...

    吉米天北宁玛著 连德礼译

    |烦恼|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3/1910128308.html
  • 苦乐为道的指示——第三世多珠千仁波切开示

    。   此心要教授是百种重要奥义的精华,还有其他多种教授,诸如如何运用头陀行以修道,或如何疾病及负面影响力为道,但是我在这里所介绍的法门,是根据寂天菩萨及他的教义渊博的弟子的教授,以浅显易懂的方式...    礼敬具大悲心者   他因别人的快乐而快乐  亦因别人的痛苦而痛苦  他已成就大悲心的品质  全然置己身苦乐于度外   在此,我将叙述苦乐为道之要旨。这是在此世上最为无价之珍宝,亦是...

    吉美丹悲宁玛 连德礼译

    |逆境|违缘|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20071018108.html
  • 凡夫即佛 烦恼即菩提

    他人指正,不断改善自我,完美人生,努力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四、如何烦恼为菩提?  烦恼与菩提虽是一体不二,同为生命之组成部份。但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却被烦恼所扰,令心不得自在,造成学习惑生活上的不...当百姓的烦恼——下岗的威胁、为生活奔波、房子、恋爱、婚姻、子女上学和就业等等的纠缠,世人無一能例外。凡夫都有煩惱,那麼該如何面對它呢?又是如何轉煩惱為菩提呢?以下將從四個來闡述。  一、烦恼是养道之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4651493.html
  • 记述玄奘遗骨供的李洞诗歌初探

    是由可政和尚于端拱元年由终南山紫阁寺携往金陵,并有宋、明碑石为证。可是玄奘遗骨如何供紫阁寺?由于晚唐长安战乱交织,史籍失载。本人有幸从《全唐诗》查得晚唐诗人李洞诗歌《送三藏归西天国》填补这一空白,...记述玄奘遗骨供的李洞诗歌初探  中国玄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养民  内容提要:本文分三部分论述:1.首次以李洞诗歌创作年代考证李洞生活在唐文宗开成三年到唐昭宗乾宁四年左右,大约为公元838年—...

    李养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1761226.html
  • 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等事件日增,人心不得安宁。如何帮助现代人摆脱各种精神困扰以安顿自我,正确对待物欲以提升自我?如何促进社会的和平进步与人类的永续发展?这将是本世纪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佛教乃是以解脱为...越来越难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种种价值观的对立、错乱,使得人心迷惑,多少人因此彷徨、失落,因而流浪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人之所以对自身生存价值、尊严感到茫然,最大病因可说是一种“痴心”。如何“安心”?如何...

    果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1464418.html
  • 如何把苦乐转为菩提道的要诀

    如何把苦乐转为菩提道的要诀 ——堪布土丹尼玛2009年藏历初四在维珍尼演讲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天性都是渴望快乐的,中谁都不希望与痛苦为伴。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苦乐参半的,甚至是痛苦多余快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如何苦为乐呢? 在佛教观点里,痛苦和快乐的根源都是自己,也就是说痛苦和快乐都是源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是别的神或人加之于你身上的。既然痛苦和快乐的根源都是自己,...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2176578.html